直播吧在12月3日讯,近日,丁彦雨航接受了《南方人物》的专访。在这次访谈中,记者提及了一个网上的“考古”话题,关于2009年中国男篮在天津亚锦赛决赛的失利。那时,中国男篮被认为进入了“后姚明时代”,网上哀叹声不断。然而,丁彦雨航在山东俱乐部的贴吧里留下了一句充满自信的话语:“有我,中国篮球,行。”那时他只有16岁,还在青年队中奋斗。
对此,丁彦雨航以笑声回应道:“哈哈哈,其实那会并不行。”他回忆道,自己小时候身材瘦弱,并不算特别出色的球员。他在八一青年队训练了三个月,但最终未能留下,却是山东队看中了他。他特别感激的是宫鲁鸣教练,在国家队跟着他训练让他成长了许多。
丁彦雨航进一步分享了在长沙亚锦赛时的经历。当时,他初入赛场表现不佳,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。宫鲁鸣教练的一脚将他踹上了场,这一脚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从心理上来说,这是一种突破。他回忆道:“在长沙刚开始我打得不好,都不想上场了,有点自我放弃了。但宫鲁鸣教练坚定地告诉我必须上场,不投一个三分球,他就不会让我下来。”这一脚将他推上了赛场,他果然找到了自己的状态。
记者提到宫鲁鸣教练以训练量大而闻名,有人甚至给他取了绰号“宫大量”。在2016年备战里约奥运会时,他要求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累计投篮一万次,不检查数量,只要求完成者自行告知他。对此,丁彦雨航表示:“在竞技体育中,没有足够的训练量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。我从2016年那个赛季开始在联赛中爆发,这正是我训练量的体现。”
他还谈到了自己第一次去美国参加特训和夏季联赛的经历。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,他总是抱着“打不赢,但我不服”的信念。这种精神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,让他在面对挑战时始终保持斗志。
整个访谈中,丁彦雨航展现了他对篮球的热爱、对训练的坚持以及不服输的精神,让人们更加了解了他作为一位球员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。
cba直播